
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肆虐全球。臺灣因防疫管控得宜,且全民高度配合,幸運地到目前為止疫情穩定控制;然而,國際間疫情卻仍然持續蔓延中,甚至許多地區傳出因變種病毒產生而再度封城。疫情再起、鎖國封城,是否可能影響消費、重創經濟,造成信用風險大幅提高,也成為今(2021)年經濟發展最大變數。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日前發布報告指出,有六大面向將成為疫後「新常態」,其中第一面向為:多數國家經濟長期增長的情形恐會減弱。去年初世界經濟論壇(WEF)就已提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應揚棄一味追求量的成長,轉為兼顧質的提升;未來政府必然要推動綠色新政,企業更要體認「環境永續」是必然的趨勢與必要的職責。另外,第六面向也提及:隨著信用相關性的提高,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風險將更受到關注;企業若不以為意,隨之產生的經營風險,將會成為另類的「新常態」。期盼疫後企業經營,能蛻變成為同時兼顧環境永續、履行社會責任及完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3.0 引領企業永續發展
金管會為強化公司治理及倡導企業社會責任(CSR),透過法令規定及證交所、櫃買中心的積極宣導及推動,已逐漸出現成效,引導企業逐步落實誠信經營理念,進而善盡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