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綠能產業- 進口稅負成本管理

字級
  |    | 

近年因全球暖化,各地紛紛創下夏季高溫紀錄,用電量急遽上升使得停電新聞頻傳,如何穩定供電一躍成為熱門關注議題。為兼顧環保意識,政府利用臺灣的地理位置優勢,早已積極推行離岸風力發電做為綠能發電政策之一,期待以此紓緩傳統發電業的供電壓力。

政府明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的政策目標,以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為主力,太陽光電裝置容量2025年目標達20GW,離岸風力裝置容量2025年目標則達5.7GW以上。考量臺灣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全球排名前20的離岸風場中,臺灣就占16座。許多離岸風電業者紛紛來臺投資興建離岸風場,協助建立「展綠、增氣、減煤、非核」家園。
惟考量產業特性,許多風電機器設備臺灣並未生產製造,僅能仰賴國外進口,龐大的關稅造成資金負擔,因此,降低關稅稅負對發電業業者的成本控管至關重要。本文將以進口至臺灣的角度,介紹政府為促進綠能產業投資所提供的進口關稅減免措施。

國內無產製證明

國內無產製證明係針對進口至臺灣之特定機器設備的關稅減免機制,係指當企業因自身產業生產或經營需求,須向國外進口臺灣未生產製造的機器設備,經主管機關審核證明用途屬實,且國內確係尚未生產製造該機器設備後,便可取得無產製證明,於進口時享有關稅減免。因此,企業在進口符合特定條件的機器設備時,可考慮申請該證明,以降低營運成本與費用以及增強資金管理。

全文未完...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