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對永續發展關注升溫,永續資訊揭露加速數位化,人工智慧(AI)結合結構化ESG資料將重塑投資決策。臺灣具政策敏捷與產業優勢,有望成為亞洲領導者。企業應採數位優先策略,強化互通性與競爭力。
隨著全球資本市場與社會大眾對永續發展的關注急速升溫,永續資訊揭露的數位化與標準化,在世界各地區逐漸成為新常態。XBRL國際組織(XBRL International)執行長John Turner於2025 ESG高峰會中指出,資訊揭露標準化與人工智慧(AI)的結合,將徹底重塑企業資訊揭露與投資決策的方式。這不僅是金融監理挑戰,更是提升企業競爭力與獲取資本市場信任的關鍵契機。
全球數位揭露的進展與挑戰
自1998年XBRL在美國萌芽以來,數位報導技術逐步推廣至全球約70多個國家。然而,發展速度並不均衡,美國近年在政策推進上有所放緩,而亞洲卻展現高度動能;預期未來二至五年內,數位永續揭露將更廣泛普及。John Turner 強調,這股差異化進展,反映了各地在監管政策、金融市場需求與氣候挑戰上的不同步伐。臺灣在2010年便導入XBRL財務報導,顯示其早期敏銳度,如今更在永續領域迎來新的突破契機。
AI擴大結構化資料 投資決策新工具
John Turner特別指出,AI正擴大結構化資料的價值。過去,投資者需要依賴財務報告、新聞報導與專家分析,才能做出投資分析報告;如今善用AI工具可即時進行同業比較、異常偵測,並找出表現突出的企業。顯示投資決策不再僅基於財務數據,而是同時納入碳排、能源使用、社會影響等永續指標。當結構化ESG資料與AI結合,市場將更快辨識各個企業的風險與機會,即時且攸關的永續報導正推動資本流向真正具永續韌性的企業。
標準對齊 互通性的核心戰場
永續資訊揭露的一大挑戰,是不同永續準則並存。《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SRD)與《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已在歐盟生效,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與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亦持續發揮影響力。John Turner提到,XBRL 國際組織正透過與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基金會、GRI等組織合作,推動數位模型互通。透過共同的「互通性對照表」,企業能避免重複申報,降低合規負擔。這對跨國企業尤為重要,因為具備一致性與可轉換性,將直接影響資訊的透明度與投資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