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25 ESG高峰會上,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理事、首爾成均館大學會計學教授Tae-Young Paik,曾擔任G7影響力聯盟永續評估與揭露委員會主席,以其深厚的學術專業與國際政策經驗,闡述如何將「永續資訊」轉化為全球共通語言,以及所觀察對亞洲企業之挑戰。
隨著氣候衝擊日增,世界各國對於永續資訊揭露已從「倡議」轉為「必須」。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理事Tae-Young Paik於2025 ESG高峰會上指出,除了永續資訊揭露準則趨同,企業更需應對確信壓力與氣候風險,並將永續揭露轉化為行動力。
IFRS S1與S2的重要性
Tae-Young Paik 直言,當前全球至少並存 ISSB、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RI)、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所發布的四大永續揭露準則架構, 造成企業永續揭露合規成本增加。雖然ISSB已與GRI 等合作,但對企業而言,仍常有「不知道應該依循哪一套永續準則」的困惑。這種「字母湯」現象,是企業永續揭露最直觀的痛點。他特別指出,「互操作性」雖目的在提升揭露透明,但短期內不可能只有單一永續揭露準則。因此,企業必須同時了解多套永續揭露準則規範,並建立跨國揭露之能力。
Tae-Young Pai表示,ISSB的任務並不是推翻,而是整合現有架構,提供一個能在全球資本市場中具備可比性、可用性的基準。其中,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S1 號(IFRS S1)規範「永續相關財務揭露的一般規定」,而 IFRSS2則聚焦於「氣候相關揭露」,其價值在於:
1. 投資人相關性:揭露聚焦「對企業價值具重大影響」的資訊,直接支持投資與融資決策。
2. 全球適用性:建立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基礎,並與GRI合作,確保不同產業、規模、司法轄區皆能應用。
3. 未來延展性:ISSB已展開諮詢,未來將涵蓋生物多樣性、人力資本、社會影響等領域,邁向更全面的揭露系統。
從「揭露」到「確信」新壓力1
不同於傳統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Tae-Young Paik 強調:「永續揭露只是起點,確信才是真正的關鍵。」當永續資訊揭露內容必須要經過第三方驗證時,企業必須建立更嚴謹的數據基礎與內控制度,才能支撐確信程序的運作。這不僅是一項新的合規挑戰,也是一個提升資訊透明度、重塑信任的重要契機。對企業而言,這是具有壓力、挑戰與價值並存的雙重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