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碳權抵換的氣候績效與完整性評析

字級
  |    | 

全球碳權市場在淨零目標與供應鏈要求下,2022年市場交易量達到120億噸,市場交易總值也超過9,240億美元(Carbon Pulse, 2023),即將成為兆美元產業。然而,企業購買碳權抵換減排量到底是逃避責任?抑或勇於承擔減碳責任?一直引起社會討論與爭論,也會影響碳權交易制度發展與淨零雄心與轉型的契機。

碳權抵換爭論浮出,
是漂綠抑或減碳?

雀巢集團(Nestle)於去(2023)年7月宣布,放棄旗下 KitKat 和 Perrier 等商品的碳中和聲明。產品碳中和,是顯示企業淨零決心與力行保護環境行動,為何要撤銷產品碳中和聲明呢?究其原因,是雀巢集團使用抵換的碳權被懷疑有問題,從而,擔心公司蒙 上「漂綠 」(greenwashing) 惡名, 影響公司聲譽。雀巢集團的斷然措施,實則已傷害公司聲譽,不可謂不慎。雀巢集團的案例,是典型的碳權使用品質問題與碳權抵換完整性(integrity)問題。所謂完整性,係指碳權抵換應符合一套標準程序與碳權品質標準。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