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恆大集團債務違約之風暴

字級
  |    | 

近期,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面臨破產危機,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焦點。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將恆大及其子公司評級從「Caa1」(信用風險高)下調至「Ca」(信用風險非常高),展望為「負面」;惠譽(Fitch Group)也宣布將恆大和子公司天基控股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從「CCC+」下調至「CC」,該評級定義為信用風險「非常高」及「可能會違約」。

恆大集團是1996 年由許家印在廣州創辦,總部位於深圳,集團核心業務為房地產開發,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項目遍及全國200 多個城市, 此外, 亦發展新能源汽車、旅遊、體育、金融、健康養老等多元化業務。恒大集團於2016 年進入《財富》世界500 強, 去(2020) 年排行第152 位。恆大地產是去年全中國排名最大的地產集團,根據恆大年報公告,其在中國234 座城市裡,共有798 個建案正在進行中,手中握有2.31 億平方公尺的土地,差不多與扣掉北投區之後的臺北市面積相當,即臺北市總面積的85%。

如表一所列,恆大已於今(2021)年9月23 日如期支付總額人民幣40 億元的境內公司債利息,共人民幣2.32 億元,但尚未支付另一筆8,350 萬美元的債務利息,而9 月29 日又有一筆4,750 萬美元的境外債券利息到期;此外,恆大參與擔保的一筆2.6 億美元債券於10 月3 日到期, 並須於10 月4 日償還(註2),也一度引發市場憂心恆大其他債券可能出現交叉違約。恆大官方迄今仍未公布還款計畫,一旦30 天寬限期內未能償還,則其債務都將面臨違約。看似優質的公司為何會走向違約破產之路?以下以三點原因說明。

全文未完...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