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碳足跡研究報告是可以宣告產品在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並作為管理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的工具之一。如何進行碳足跡研究報告之準備、採用標準、第三方查驗流程、結果闡釋等,透過案例實務解析,以促進企業溫室氣體減排與永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人們對環境意識越來越強,也意識到應對氣候變遷,除了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以變得更永續之外,也更傾向於購買聲稱擁有環境永續和道德價值觀的品牌商品。因此,企業為了正面因應這樣的壓力,必須證明自己積極為降低碳足跡和生產永續商品做出貢獻。產品的碳足跡研究報告正是可以宣告產品在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並作為管理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的工具之一。
本文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通訊產品,家用無線網路路由器為例,從查驗機構的角度,說明在依據ISO 14067查驗產品碳足跡研究報告時需要注意的重點。市售的無線網路路由器產品,除了包裝、配件、電源供應器之外,主機則包括了機殼/機構、輸入輸出介面、主機板、天線等主要元件。本文案例是基於真實情況,但已經去掉了具體的品牌、標誌及型號,讓讀者可以更容易理解內容。
產品碳足跡的基本概念
ISO 14067對產品碳足跡的定義是:「產品系統中溫室氣體排放與移除的總和,係根據生命週期評估採用氣候變遷的單一衝擊類別並以二氧化碳(CO2)當量表示。」這裡的「產品」可以是軟體、硬體、成品、零件、原料等產品,或是有形或無形的服務。而「生命週期」則包括五大階段:
1.原料取得階段:涉及自然資源的提取和原材料的生產,例如金屬、塑膠或農產品等。
2.生產階段:包括製造產品的所有過程,例如零件的組裝、加工和產品包裝。
3.配送與銷售階段:涉及將產品運輸到市場的過程,包括配送、儲存和零售階段。
4.使用階段:涉及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排放,例如電器產品在運作中消耗的電力。
5.生命終結處理階段:包括產品的回收、廢棄處理和最終處置,例如垃圾掩埋、焚化或材料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