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人智庫(EIU)在2014
年9月所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鑑於「白領機器人」應用的崛起,許多行業的從業人員將被機器人所取代,並預測會計審計行業將於2033年消失。此說一出,不免讓會計行業相關人員對於行業前景以及自身生涯發展產生疑慮。到底這種說法只是危言聳聽,還是真的可能實現?會審人員、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會計教育機構面對此一可能劇變,應該如何因應?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讓會計記帳工作逐漸消失
從會計循環包括作分錄、過帳、調整、結帳與編製報表,這些工作傳統上都由會計人員擔任。然而隨著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的廣泛使用,絕大部分的這些工作已經轉由電腦自動執行。當倉管人員使用其電腦輸入一張交貨單之後,ERP系統除了自動更新存貨數量之外,也自動產生「借銷貨成本,貸存貨」的分錄,並且依該分錄更新總帳中銷貨成本與存貨的餘額。同樣地,當帳務人員使用其電腦開製一張發票,並將其輸入電腦時,ERP系統會自動產生「借應收帳款,貸銷貨收入」的分錄,並且更新總帳中的相關帳戶餘額。此種記帳方式不需經過會計人員切傳票、作分錄或過帳。亦即,當交易事件發生時,由業務執行人員(非會計人員)負責記錄這些交易事件,而這些交易事件的會計記錄則由電腦自動執行。在此種作業模式之下,會計人員所執行的記帳工作,僅剩少數的調整分錄,其他概由電腦自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