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矩陣-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的投入

字級
  |    | 

企業社會責任成為顯學

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以下簡稱CSR)早已成為國際關注的議題,會計研討會裡,常另立CSR專場及專刊。繼1999年美國道瓊斯公司推出全世界第一個持續發展指數─道瓊斯持續發展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DJSI),英國證券會也於2001年推出倫敦金融時報社會責任指數(FTSE4Good),學術研究也確立了企業CSR表現與財務表現和股價表現之間的正向關連。以CSR為選股標準的社會責任型投資基金(Social Responsible Investment;SRI)和環保型基金(Eco-Fund),規模成長速度驚人,截至去(2015)年底,SRI已超過全球總資產管理規模30%(註1)。

企業間的評比也延伸到社會責任面,臺灣從1994年起,《天下雜誌》發起標竿企業調查,加入了CSR的評分項目,接著有企業公民Top50獎(天下雜誌)等。多數大公司除常規的財務報告外,還主動發布社會與環境報告書,而臺灣經過食安風暴、高雄化工管線爆炸後,自2014年起,金管會更強制要求食品業、金融業、化工業,及資本額在新臺幣100億元以上的上市上櫃公司,都要編製CSR報告書,會計師事務所亦涉足CSR報告書之公信力審查與保證(assurance)的業務。

 

全文未完...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