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淨零趨勢下,減碳已是不得不為的永續行動。永續意識抬頭,產品碳排放量將左右消費意願,透過產品碳足跡的計算,揭露產品整個生命週期中,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對企業而言,可進一步落實碳管理,達成低碳轉型;對消費者而言,則可藉由碳足跡揭露資訊選擇低碳產品。當消費者願意購買低碳商品實現低碳消費,廠商就有更多誘因執行減碳計畫,形成良善循環,落實永續生活。
本期封面專題「減碳基本功-碳足跡與碳管理」,報導產品碳足跡的推動與現況,「排碳不再無價—臺灣碳費制度概述」說明如何透過碳費制度達到減碳效果;「知碳才能減碳-產品碳足跡熱點分析」詳細解析產品碳足跡的盤查與計算;「碳足跡查證之重點與實例解析-以「科技與通訊」類為例」則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通訊產品為例,來說明碳足跡查證之重點。
企業議合及股東行動之力量逐漸受到全球機構投資人關注,激勵企業進行永續發展轉型。臺灣指數公司2024年正式成立「IR 議合服務平台」,期藉由平台支援上市櫃企業與投資人議合、提升法說會資訊鏈結,強化投資人溝通。本期專文「國內企業議合現況與未來發展」說明全球的議合及股東行動趨勢,並介紹各種議合方式,盼我國企業善用議合,提升永續績效,進而提升永續投資的長期價值。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正式上任,稅改政策受到矚目,除了將延續第一任期「減稅與就業法」相關措施,預期也將持續調降企業稅率,鼓勵在美製造。面對美國稅收政策,臺商該如何評估影響與因應,本期專文「川普第二任期稅收政策對已赴美或將赴美臺商的影響」將有詳盡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