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為本,指標為用建構永續行動力

字級
  |    | 

在全球邁向永續的浪潮中,企業不再只是口號式地談永續,而需以具體行動落實轉型。如何衡量永續績效,開始受到重視。由策略引導目標,訂定ESG關鍵績效指標(KPI),使管理有依據、執行有重點、揭露有依循,建構企業的永續行動力。

隨著2026年ESG評鑑制度即將上路,企業更須理解評鑑標準、制定具策略性的KPI,才能有效連結永續目標與實際績效。本期封面專題「建構可衡量的永續價值-ESG 關鍵績效指標」,從指標設計、實務操作到評鑑制度介紹,剖析企業永續衡量的核心議題。

本刊特別專訪具備豐富企業輔導經驗的政治大學會計學系吳安妮講座教授,從學術視角與實務經驗出發,分享企業在ESG KPI設計上的關鍵思維與落實策略;臺灣證券交易所李愛玲總經理以專文介紹2026年ESG評鑑制度;臺北大學池祥麟副校長則聚焦「臺灣永續評鑑」,說明其評鑑架構如何協助企業衡量永續價值、建立具財務關聯的ESG關鍵績效指標,並進一步解析其對政策制定與投資實務的意涵;美商鄧白氏藉由「D&B ESG永續標章」的評估與認證機制,說明透過ESG自評問卷與數據庫,建構ESG評估與標章機制,協助企業衡量與揭露永續表現。

AI正從未來想像走入現實生活,改變人類工作與資訊處理方式,然而,導入AI 同時也帶來法遵與管理挑戰,須謹慎應對潛在風險。而前一陣子OpenAI 開放ChatGPT-4o圖像生成工具的新圖像生成功能,一時之間,網友熱衷以ChatGPT 製作吉卜力風格圖像,更引發著作權爭議。本期特別企劃「AI法律風險」,以兩篇專文:「企業運用生成式AI之風險及法遵趨勢」、「使用ChatGPT 生成圖 你應該知道的法律觀念」介紹AI所帶來的法律風險,企業與個人在享受AI帶來的便利時,也應關注法律規範,避免相關風險。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日前主辦「2025五大專業準則線上研討會」,為年度重磅盛事—「2025 ESG高峰會」暖身。研討會邀集五大專業準則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探討ESG趨勢下的新準則與實務應用。研討會精彩內容將於會計研究月刊7月號與8月號陸續報導。

全文未完...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