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應氣候變遷風險,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已為全球共識。金管會發布綠色金融 3.0,希望以綠色投融資將資金導引到符合永續指標的企業,金融業透過財務碳排放計算與揭露,掌握投融資對象之碳排放資訊,進而促使企業減碳轉型,發揮金融業的永續影響力。本期封面專題「金融淨零-財務碳排放」,將以兩篇專文:「金融業範疇三碳排放與綠色金融之關聯:投融資、承銷與保險業務」、「金融機構財務碳排放實務」介紹國際碳核算金融聯盟(PCAF)發布之碳排放相關準則、財務碳排放的計算與實務。
在全球重視永續發展的趨勢下,ESG、評價與永續投融資成為企業和投資者關注的核心議題。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日前舉辦「ESG
評價與永續投融資」研討會,以五場實務座談,針對「ESG 永續揭露與評價」、「確信準則與 ESG
評價」、「永續活動與綠色金融」、「無形資產評價與融資」及「ESG浪潮對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之價值評估挑戰 」 等
主題,邀請與會專家學者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本期將有精彩報導。
美國公開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 自 2019 年起擴大與公開發行公司審計委員會的溝通,除了讓審計委員會能更瞭解 PCAOB
的政策、具體作法及對事務所之檢查過程;也能從對談中更瞭解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報導及審計之實際情況,有助於提升審計品質。本期專文「美國 PCAOB
與審計委員會主席之對話」,透過剖析對話與溝通重點,提供國內主管機關、公開發行公司之審計委員會及會計師參考。
近期,「臺版 N
號房」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也再次突顯區塊鏈、加密貨幣等金融科技應用,確實可能孕育各種新興金融犯罪。本期專文「區塊鏈暗影-揭露數位犯罪新危機」將說明金融科技技術可能帶來的犯罪風險與未來的監理趨勢,如同作者所言,區塊鏈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助於創新和發展,也帶來了風險和挑戰,需要鏈上的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安全和公正的區塊鏈生態與金融應用環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