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已經是永續的熱門關鍵詞,彷彿一切只要掛上ESG,就能與永續畫上等號。「光靠ESG這三個英文字母縮寫,是無法拯救地球」,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道出這樣的憂心,而負責本月專題的編輯,在刊頭頁寫下:「ESG不是口號,而是企業必須身體力行,有所作為。」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於今(2022)年6月底舉辦「2022
ESG高峰會」中,辦理一場「企業ESG的實踐」研討會,邀請金融業代表-國泰金控、合庫金控,製造業代表-台灣水泥、遠東新世紀、達昇能源等多家企業現身說法,分享永續作為。金融業場次聚焦探討金融業如何結合數位與ESG,加速實踐永續金融,創新企業ESG新價值;製造業場次則將焦點放在探討淨零排放策略與創新減碳模式的應用,本期將有精彩報導,期盼藉由分享標竿企業實踐ESG的永續作為,掌握關鍵思維,發揮影響力。
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SSB)於今年3月底發布「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一般規定」(IFRS
S1)及「氣候相關揭露規定」(IFRS S2)兩號永續準則草案,並對外徵詢意見至7月29日。IFRS
S1屬於原則性規範,說明永續相關財務資訊的報導目標及範圍;IFRS
S2則是針對氣候主題規範個體暴露於重大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資訊揭露。本期專文「ISSB永續準則草案之關鍵影響」將探討IFRS
S1與S2草案之主要關鍵內容,引領讀者瞭解國際永續資訊揭露的重大變革趨勢。
近來因新冠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重組,加上美、日、韓、歐陸續提出鉅額獎勵措施來推動重要產業發展,危及臺灣前瞻技術之領先地位,經濟部日前預告增訂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針對關鍵地位企業研發前瞻技術,及購置最先進製程設備提供租稅優惠,以確保臺灣前瞻技術在全球供應鏈可能重組之情形下仍能位居關鍵地位,俗稱「護國群山條款」。本期專文「護國群山條款-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草案之介紹」將針對草案中的租稅優惠內容、各種適用資格要件等進行說明,並提出對企業之影響與提醒,以及對草案條文的觀察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