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準則理解 強化企業實務應用

字級
  |    |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日前主辦「2025五大專業準則線上研討會」,為年度重磅盛事—「2025 ESG高峰會」暖身。研討會邀集五大專業準則(企業會計、審計及確信、財務報導、永續揭露與評價準則)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與顧問,以及金管會證期局與經濟部長官,共同探討ESG趨勢下的新準則與實務應用。本系列研討會聚焦「ESG新時代下的會計專業準則整合與挑戰」,從企業會計實務出發,延伸至永續資訊確信、財務報表重構、國際準則接軌,以及ESG因素對企業評價的深層影響。各場次主題兼具高度專業與政策前瞻性,為企業掌握永續風險與機會、迎接未來IFRS永續揭露準則上路,提供清晰路徑圖與行動架構。會計研究月刊7月號與8月號將陸續報導研討會精彩內容。

「企業會計準則委員會線上研討會」聚焦於新制定之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24號「客戶合約之收入」,並針對民國(以下同)113年最新發布之企業會計準則公報參考範例,及企業會計準則公報與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間之差異進行深入解析。

企業會計準則委員會之工作進程

企業會計準則委員會盧聯生主任委員介紹我國為接軌IFRSs所進行之重要修法與制度調整。我國於103年配合IFRSs完成商業會計法及商業會計處理準則之修正,自10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與此同時,為使我國非公開發行企業適用之會計準則能與IFRSs接軌,並減輕該等企業財務報表編製成本之負擔,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成立企業會計準則委員會,以認列及衡量與IFRSs一致並簡化揭露為原則,於104年發布22號企業會計準則公報。依商業會計處理準則第2條之規定,商業會計事務之處理,應依商業會計法、商業會計處理準則及有關法令辦理;其未規定者,依照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辦理。未規定者則依「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依經濟部之函釋,所稱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係指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所發布之各號企業會計準則公報及其解釋。

為強化與國際準則接軌,我國陸續制定與修訂多項企業會計準則公報。107年增訂第23號公報「股份基礎給付」;110年則配合IFRS 9「金融工具」修訂第15號公報「金融工具」。此外,各年度亦依實務需求與IFRSs 更新情況持續修訂相關公報,包括:第6號「投資關聯企業及合資」、第7號「企業合併及具控制之投資」、第8號「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第12號「所得稅」、第17號「生物資產」、第1號「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以及第2號「財務報表之表達」等。

為協助實務界理解及適用企業會計準則公報之規定,企業會計準則委員會亦發布問答集及參考範例。整體而言,透過法規修訂、準則制定及協助準則一致適用之各項文件,我國非公開發行企業適用之會計準則已與IFRSs 高度接軌,此有助於提升企業財務資訊品質、國際化及籌資。

第24號「客戶合約之收入」之介紹

企業會計準則委員會陳明進委員介紹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24號「客戶合約之收入」(以下簡稱第24號公報)之重點規定。第24號公報參考IFRS 15「客戶合約之收入」,採五步驟模式:辨認客戶合約、辨認合約中之履約義務、決定交易價格、分攤交易價格,以及收入認列。相較於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10號「收入」,第24號公報提供更明確且一致之會計處理,改善收入認列之可比性與揭露。新公報引入「合約資產」與「合約負債」等概念,強調變動對價、保固、退貨權及重大財務組成部分等處理原則,並規定依控制移轉時點認列收入。第24號公報預計於今(114)年發布,未來將取代第10號公報成為非公開發行公司適用之收入準則。

全文未完...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