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控制新冠肺炎(COVID-19)的延燒,「零接觸」成了重點,電商平台經濟迅速起飛,線上教育學習也突飛猛進。為了不讓停課導致學習落後,老師與學生皆被迫於最短時間內熟悉線上的數位學習模式,原本略嫌牛步的校園數位教育,因這波疫情,腳步一下子快了許多。
本期封面專題「從實體到線上,零接觸的會計數位教育」,將探討臺灣數位學習的演進,以及會計教育在這波疫情下的數位轉變。專題採訪了幾位會計學系教授分享他們本學期進行數位課程的磨合過程、心得與建議,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的資訊長與人資長,分享在會計職場上,如何利用這波疫情的機會,培育新世代人才的科技素養與數位力,打造企業數位DNA。
近期因為檢調搜索幾位因修訂SOGO條款涉嫌收賄的立委,讓已爭訟近二十年的SOGO經營權之爭再度浮上檯面。SOGO案凸顯出公司登記的核准或撤銷,其實有很大的討論空間。2018年公司法修正「SOGO條款」,明定偽造變造文書之範圍,並擴大犯罪行為主體,讓條文內容明確化。然而,有關公司登記之撤銷或廢止如何裁量、後續法律行為之影響等仍未加釐清,未來如有類似SOGO案發生,是否再起波瀾?本期專文「波瀾再起的SOGO條款」,將有相關疑義剖析,供各界參考。
COVID-19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並已改變金融業曝險結構,特別是作業風險。由超過100家大型跨國金融機構所組成的作業風險資料交換協會(ORX),於今(2020)年5月啟動COVID-19風險評估,深入了解作業風險變化概況。我國金管會亦於今年5月份要求36家本國銀行辦理壓力測試並申報結果,以瞭解本國銀行於疫情下風險承擔能力及其對資本適足性之影響情形。本期專文「新冠疫情改變作業風險之結構」摘述ORX「作業風險展望」報告,並對COVID-19風險評估及本國銀行壓力測試結果重點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