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後 全球經濟趨勢

字級
  |    |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將重返白宮,基於美國對臺灣經濟、內政、外交、軍事及兩岸關係,都可能有深遠的影響,而由川普競選時重要經濟主張、過往對中國關稅政策和中美貿易戰之交鋒,可進一步觀察川普就任後對臺灣可能的影響與挑戰。

美國總統大選於美東時間11月5日正式投票,選前民調顯示現任副總統賀錦麗(Harris Kamala)和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全美支持度不相上下,競爭相當激烈。雖然兩位候選人的經濟政策主張差異頗,但因美國仍是世界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GDP占全球近24%,對全球經貿影響甚鉅。由11月6日的開票結果顯示,川普一路領先,並已拿下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的勝選門檻,提前自行宣布當選美國第47任總統,川普強調「讓美國再度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一旦完全執政,未來將牽動全球政治、軍事和經濟發展,實不容小覷。

川普重要經濟政策主張

川普過去一直將「美國優先」掛在嘴邊,未來上任後應該也不例外。預判他重掌大權後,「川普經濟學2.0」勢必在外交及經貿政策,包括貿易保護主義、減免所得稅、提高進口關稅、放鬆華爾街金融監管,並停止對風力發電的補貼,削減石油、天然氣的稅收等更可能走偏鋒。也有論者總結川普的重要經濟主張,就是「三低、一高」,包括低稅率、低利率、低匯率及高關稅。進一步言之,自稱「關稅人」(Tariff Man)的川普為確保必需品的供應鏈為100%美國生產,揚言調高各國輸往美國產品關稅至10%,尤其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課徵60%關稅。據估算,這些關稅措施將導致美國國內的物價上漲,迫使美國每個家庭平均每年增加將近2,000 美元支出。

全文未完...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