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一帶一路2.0」 的機會與挑戰

字級
  |    | 

中國於2013 年提出「一帶一路 」倡議,剛滿十週年。十年來,通過一帶一路」合作加強與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促進可持續發展。至去(2023)年 6 月底,中國已與五大洲 150 多個國家、30 多個國際組織簽署200 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 10 月 18 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宣布支持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一項就是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各設立人民幣(以下同)3,500 億元融資窗口,絲路基金新增資金 800 億元,以市場化、商業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帶一路」計畫。

接著,又於 11 月中舊金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表示,中國正在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透過因應氣候變遷「南南合作」專款,支持廣大的開發中國家提升建設能力,並將與其進行經濟產業與能源礦產上的戰略對接,助推沿線國家低碳可持續發展。未來將一起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早日實現綠色產能及裝備製造合作,建立綠色金融和綠色貿易體系(註 1)。此舉意謂下個十年的「一帶一路 2.0」將引領中國和「全球南方」走向一個新時代。那麼,臺商該如何掌握此商機?

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策略及目標

「2050 淨零排放」已是全球大多數國家共同努力的目標,去年底舉行的 COP 28 全球氣候峰會也宣示積極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中國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2.0」正是順應國際綠色低碳發展趨勢,倡導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尊重各方追求綠色發展的權利,響應各方可持續發展需求。將與各方積極開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政策對話,分享和展示綠色發展理念和成效,增進綠色發展共識和行動,深化綠色基礎建設、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務實合作,努力建設資源節約、綠色低碳的絲綢之路,為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重要貢獻。也意謂在此目標下,中國將充分發揮在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等領域優勢,運用技術、產品、經驗等,推動綠色「一帶一路 2.0」合作蓬勃發展,將充滿商機。

「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

進一步言之,中國自「十二五」規 劃 即開始推動「綠色發展」,習近平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並將「綠色發展」 列 為「十三五」時期的五大理念之一。「十四五」更明確了工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的一系列具體目標,包括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推動工業綠色升級,加速實施重點產業綠色化改 造,推行產品綠色設計。加速農業綠色發展,鼓勵發展生態種植、生態養殖之循環農業。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流通消費體系、加快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建構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工信部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擬將全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將單位 GDP 能耗降低 13.5%、碳排放降低 18%,為實現「2030 碳達峰」、「2060 碳中和」雙碳戰略奠定良好基礎。

全文未完...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