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個從農家的孩子,家住在高爾夫球場旁,從小玩著高爾夫球,從業餘賽打進職業賽,今年80 歲的他,累積全球大大小小賽事80 個冠軍。他自己成立基金會,拉著企業一起培育年輕選手,為了技藝傳承,他創辦資深選手與年輕選手一起參賽的比賽,他是臺灣的高爾夫球國寶謝敏男老師。
運動選手的訓練是一段從璞石到美玉的過程,專業技藝的傳承非常仰賴師徒制度。在新冠肺炎蔓延的今日,各國大型運動賽事多已暫停,然而,專業訓練卻不能停。運動技藝傳承的心法為何?師徒制是否有可能從面對面的技藝傳授,轉換為線上指導?對此,會計研究月刊編輯部特別專訪謝敏男,談及培養後進的初心與經驗。
成立基金會提攜後進
創辦「公雞帶小雞」
「我出生在淡水,很靠近高爾夫球場。孩子的時候就高爾夫球玩一玩,想不到未來高爾夫運動全世界會發展地那麼快。」謝敏男輕描淡寫地開始說,20
歲參加選拔進入世界級的業餘賽事,開始了正式培訓的生涯,四年後1964
年就在義大利羅馬參加業餘世界艾森豪盃錦標賽,拿到個人冠軍,隔年轉為職業選手。轉為職業選手之後,由於當時臺灣高爾夫球運動尚未發展,因此轉以日本為發展基地,陸續參加了亞洲、澳洲、美國的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