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國內稅法實務解析訊息
隨著社會風氣的改變,國人逐漸開始接受預立遺囑的觀念,惟相較身邊親近之人如涉入遺囑人及繼承人的家庭關係太深,容易左右為難、動輒得咎;委託客觀中立之專業人士執行遺囑的需求逐漸產生。如何約定遺囑執行委託契約?遺囑執行人職務及法律風險為何?可能是企業大老闆不得不考慮的事。
長榮集團前總裁張榮發先生的遺囑曝光,一如預料的,引起社會大眾及媒體的關注。一開始,各界的討論都聚焦在遺囑安排違反特留分的規定;但隨著張榮發先生的四子張國煒先生被拔除長榮董座、遺囑執行人之一登上長榮國際董事長大位,媒體聚光燈已經逐漸轉移到遺囑執行人身上。
遺囑執行人的市場亟待開發
過去受限於傳統的觀念,國人立書寫遺囑的風氣並不盛行,在少數預立遺囑的個案中,被繼承人也多半指定身邊親近之人擔任遺囑執行人。近年來,隨著社會風氣的改變,國人逐漸開始接受預立遺囑的觀念,對遺囑執行人的專業需求也逐漸產生。而日前長榮遺囑事件更透露出一個重要的訊息:身邊親近之人有時涉入遺囑人以及繼承人的家庭關係太深,容易左右為難、動輒得咎;相較之下,專業人士具專業知識,加上本身專業倫理規範之要求,較能保持中立客觀的立場。在臺灣,遺囑執行人的專業服務市場有成長的空間,亟待專業人士投入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