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壽險業者海外投資占比高,根據保險業發展中心所公布之數據,民國(以下同)113 年 3 月壽險業資金運用總額為新臺幣(以下同)31 兆 4,012.1 億元,其中國外投資 21 兆 8,576.7 億元為主要運用項目之一,占比達 69.61%。我國壽險業者為規避外幣風險,通常透過換匯(Currency Swap;CS)交易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on-Delivery Forward;NDF)交易等方式進行避險。
壽險業近期避險成本高
對其獲利造成衝擊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所公布之數據,112
年度全年壽險業者之避險工具換匯成本(即避險成本)高達3,602 億元,112 年 12 月之單月換匯成本則為369
億元,刷新當時最高全年及單月避險成本紀錄,全年之壽險業稅前損益為 806 億元,較去 年 同 期 減 少 53.1%; 而 今(113) 年 1 月
之避險成本更打破 112 年 12 月之紀錄,進一步攀升至 390 億元,截至今年 2 月,避險成本已連續 7 個月超過 300 億元,對壽險業之獲利造成衝擊。
由此可見,壽險業外匯避險之避險成本對於壽險業之獲利表現可能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究竟會計上什麼樣的避險關係適用避險會計、避險會計應如何作會計處理,而會計上的避險成本又是如何計算,以下將以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
9 號「金融工具」(IFRS 9)之避險會計相關規定作說明,並提供假設案例供讀者參考。
IFRS 9「金融工具」中之
避險會計規定
根據 IFRS
9,避險會計之目的係於財務報表中表達企業使用金融工具管理特定風險所產生暴險之風險管理活動之影響。企業可 依IFRS 9
之規定,選擇指定一避險工具與一被避險項目間之避險關係,並對符合要件之避險關係對避險工具及被避險項目之利益或損失作會計處理。
以下就 IFRS 9 針對避險工具、被避險項目、避險會計之符合要件、
符合要件之避險關係之會計處理以及避險成本中之外幣基差(foreign currency basis
spread)之相關規定作簡要介紹。最後,再以壽險業使用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合約規避外幣風險之假設案例,進一步說明避險會計之會計處理。
避險工具
關於避險工具,IFRS 9
規定,符合要件之工具包括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衍生工具(但不包括某些發行選擇權)及某些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非衍生金融資產或非衍生金融負債。此外,為符合避險會計之目的,避險工具必須是報導企業與外部的一方所訂定之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