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CSR / ESG 全球與臺灣風向觀測

字級
  |    | 

近二年陸續爆發福斯汽車排氣數據造假、三菱汽車油耗數據造假、三星新型手機電池爆炸及賄賂政府事件、以及爾近才發生的神戶鋼鐵產品數據造假等醜聞,再再顯示財務資訊已非衡量企業營運能力的唯一參考依據。為了回應各方利害關係人需求,揭露包含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治理(Governance)等面向的非財務資訊或企業社會責任(CSR)績效,並使相關資訊更透明化、具公信力,已是全球企業普遍採行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在聯合國呼籲全球共同踐行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SDGs),以及《巴黎協定》後全球逐漸朝向低碳經濟發展下,與企業相關之新興永續議題亦發展迅速,包含訂定內部碳價、設定以科學為基礎之減碳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BT)、揭露氣候相關財務風險,乃至推行綠色金融制度或商品,甚或發展循環經濟創新商業模式等。

KPMG甫於去(2017) 年10 月發布第十次「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調查」報告,共涵蓋49 個國家(或地區)的前100 大公司,總計4,900 家企業,為歷來規模最大的調查。報告內容主要以兩個數據樣本呈現,分別為N100( 國家前100 大企業) 及G250( 全球前250 大企業),除分析全球非財務資訊揭露及採用第三方確信等趨勢外,也檢視企業於氣候相關財務風險、SDGs、人權議題,以及減碳目標之報導狀況。

全文未完...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