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金控於去(2020)年12月18日宣布將以每股13元(新臺幣,以下同),公開收購日盛金逾50%股權,並獲金管會核准。日盛金專精在證券、期貨、銀行,是一家規模小而穩健的金控,若完成整併,不僅有助於富邦金擴增證券及銀行業務規模,促進國內金融整併及綜效,也創下「金金併」成功首例。
另一方面,台新金於今(2021)年6月1日宣布要出清22.5%彰銀持股,來換取併購保德信人壽,也獲得金管會核准,讓歹戲拖棚十六年的「台新彰銀案」有望平和落幕。令人好奇的是,「金金併」對臺灣金融業發展有何意涵?為何多年來難以成功?「金金併」後,金融機構規模「大到不能倒」是憂或喜?
富邦金併購日盛金 寫下首椿「金金併」里程碑
「金金併」是金管會為鼓勵國內金控及銀行合併,擴大經濟規模、經濟範疇與提升經營效率,及維護適當之競爭環境,而立專法規範。中信金曾於2006年透過旗下公司投資兆豐金股票,但因併購不成功,歷經七年才完成退場。另兆豐金投資臺企銀逾一成,同樣沒成功,超過十二年才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