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金融局勢變化如白雲蒼狗而難料,特別是5 月受到美中互課關稅及美國總統川普下達華為禁令影響,全球股匯震盪,亞洲新興市場尤為顯著。人民幣在短短幾天內快速走貶,市場「破7」壓力再起。而新臺幣在外資連續賣超並大舉匯出美元下,短短幾個交易日回檔修正,不僅貶破31 元大關,並有邁向32 元關卡之姿。彼時,不少人士憂心,新一波亞洲貨幣競貶有山雨欲來之勢。所幸在6 月初,貿易戰稍緩和、股市反彈,匯率勉力維穩。但因美中貿易戰結局如何,實難臆測;再者,美國聯準會(Fed)是否走向降息軌道,也左右全球外匯市場;在此些情境下,大眾及企業所關注的美元、人民幣及新臺幣可能趨勢為何,實則攸關企業獲利及經濟成長。
三大因素影響美元走勢
筆者認為,貿易戰走向、川普是否掀貨幣戰及Fed
降息與否等三大因素,將是影響美元走勢的關鍵。據悉,美國商務部近期提議對競貶本國貨幣的國家課徵反補貼稅,川普準備把美中貿易戰戰場拉到每日交易額達5.1
兆美元的全球外匯市場,但美國財政部擔心此舉會擾亂市場,引發貨幣戰,破壞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美元陷阱》一書作者,也是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普拉薩德就說:「美國默默轉向弱勢美元政策,不願再容忍其他貨幣對美元貶值」;於美國財政部任職多年的前官員索貝爾(Mark
Sobel)則認為,要求其他國家改變匯率操作雖然有利美國,但對貨幣被低估的國家祭出關稅,卻會打擊全球貿易資金流動、引發貨幣戰爭,且傷害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倘若其他國家以同樣方式反擊,情況只會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Fed 在今(2019) 年3
月宣布聯邦基金利率維持不動,意謂終止利率九連升,但隨著貿易戰升級,股匯震盪擴大,恐影響經濟成長。有鑑於此,Fed 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於6
月4 日的談話中即暗示,將針對美中貿易戰所造成風險採取適當行動,市場認為這是Fed 可能降息的訊號,全球金融市場受到鼓舞,美國與日本股市都大漲收市。至於Fed
是否會在今年內降息,目前市場有兩種看法,主流意見預測年底前有九成以上機會,Fed
至少會降息一次;不過也有不少人持不同意見,認為美國經濟表現依然強勁,且通膨壓力隨著課關稅後的進口物價上揚而漸增,年底前不容易看到降息,然而商務部的提案進一步推升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加深對美元的影響。以往美國政府大多支持強勢美元政策,以提高外國對美國公債的需求,但川普政府打壓競貶本國幣的貿易夥伴國,導致美元走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