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日常化

字級
  |    | 

消費者在商店買完東西,拿手機「嗶」一下,讓結帳、集點一次完成。日常生活經常得繳費項目,包括路邊 停車費、電費、水電費 、瓦斯費、有線電視費等可以不用親自出門去繳,並且購物點數、商業折扣也不用費神記載。電子支付的發展趨勢,消費者不止省去找零、數鈔的麻煩,還能進而管理個人的日常消費行為,給民眾更方便的消費方式,出門一整天可以不帶著錢包。這樣的行動支付場景,在日常生活中,將會愈來愈頻繁出現。

目前消費者在使用行動支付時,可以用兩種方式付款:感應支付、掃碼支付。感應支付即使用手機如同過去將信用卡、悠遊卡靠近刷卡機,「嗶」一聲即完成付款; 掃碼支付則是手機螢幕顯示一維條碼或二維條碼(QR code),支付時由店家或消費者掃瞄付款。

行動支付的基本會計處理

當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作為支付工 具,與過去傳統支付方式的主要不同,在於行動支付業者的角色扮演,因為使用行動支付來付款,根據行動支付的類型是綁定信用卡付款,或是以儲值帳戶中的餘額付款,會計處理也有所不同。在綁定信用卡付款的情況下,與一般刷卡交易之處理相同;若是消費者在電子支付機構中開立儲值帳戶,並以帳戶中的餘額進行交易,因為該帳戶中的餘額是由消費者所控制,性質與銀行存款無異,故在帳務處理上可能會設置新的會計項目:「虛擬帳戶存款」,以因應這種新型態的交易。以下舉例說明。

全文未完...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