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間對ESG的重視、國內永續報告書法規要求漸增,越來越多國內企業透過永續報告書,依循國際準則如GRI準則報導自身永續績效。綜觀零售服務業上市櫃公司永續資訊揭露情形,共13家企業依循GRI準則出版2021年永續報告書;其中更有10家企業進一步就特定永續資訊取得確信準則第一號或AA1000第三方驗證,以強化資訊揭露品質。而近年來責任投資漸成顯學,依據各產業風險及機會制訂對財務有重大性影響之一致性永續指標-永續會計準則(SASB)亦逐漸成為ESG揭露的主流框架之一,前述零售服務業者已有超過半數共7家企業自願於永續報告書中揭露。
零售服務業 永續資訊揭露的挑戰
當疫情扭轉舊習慣,消費者在購買選擇上會更聚焦於ESG產品,在要求品質的同時,也在意自己購買的產品是否對環境及社會友善,並且會尋求與個人認同價值一致的品牌。而永續消費成為新常態時,將促使零售通路相關企業更需加快將ESG融入於自身文化和日常營運中。目前全球零售通路業永續趨勢,首重提供消費者安全且環境友善之產品,因此ESG的響應通常會聚焦在包裝減塑、減少剩食、營運節能、永續採購等目標的發展。儘管整體永續轉型目標趨於一致,從前述零售業永續報告中仍可觀察到不少永續資訊揭露上的挑戰。
ESG資訊揭露的完整與正確性
因零售服務業特性為營業據點眾多,資訊蒐集方法不一定能一體適用,或部分據點因管理模式差異尚未蒐集相關資訊等,使得揭露統計難以一步到位,因此零售業報告書中常見資訊尚無法統計或數據統計涵蓋範圍非100%之狀況,使產業間資訊較不具可比性。即使統計範圍已涵蓋所有據點,資訊正確性也考驗著企業永續資訊蒐集流程的內控嚴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