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劉啟群主任委員: 掌握財會準則全球脈動,展現企業永續力

字級
  |    | 

過去2 年來,全球經歷疫情席捲、商業環境變化及企業經營型態轉變,經貿環境、企業營運、資本市場等都有了不同以往的發展方向,加上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主席Andreas Barckow 甫上任,對於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之研擬和未來發展,有新的期許和方向。本期《會計研究月刊》以問答方式,邀請臺灣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劉啟群主任委員,剖析IFRS 全球脈動及未來發展。

Q:IASB對IFRS的研擬,未來將有哪些重要的準則發布或修訂?

A:新任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 主席Andreas Barckow 在就任演說及公開場合均指出,在主要準則修訂及適用陸續完成後,IASB將朝向服務更廣泛的族群,進一步探討全球準則制定者和國家準則制定者間的關鍵差異,考量多元的經濟背景及報導內涵。未來,建立共識和制定適用於全球之準則,將會是一大挑戰。而IASB 近期主要計畫,可分為三大面向。

一、主要財務報表一致性:

在IFRS 9「金融工具」、IFRS 15「客戶合約之收入」、IFRS 16「租賃」及IFRS 17「保險合約」修訂及導入完成後,除了對準則適用時所遇到的問題滾動式檢討與調整外,IASB 將開始致力於主要財務報表一致性之相關計畫。

國際間多數國家沒有如臺灣主管機關訂定出一致性的財報編製準則,因此,形成各國雖然適用同一套準則,但跨國間企業主要財務報表呈現方式卻仍有不同的樣貌;此外,主要財務報表間的呈現,也未有一致性的對應。舉例來說,現金流量表分成營運活動、投資活動跟融資活動,但是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卻沒有完全對應,改善主要報表間的連結性、損益表呈現格式之修訂,讓全球跨公司、跨國間損益項目定義趨於一致,是未來IASB 相當重要的目標。

二、商譽之會計處理:

再則,過去這段時間,企業併購情形相當普遍,許多企業透過不斷併購拓展規模,由於併購價格很大一部分歸屬於商譽,因此,商譽之會計處理又再次被討論。過去,商譽認列方式由攤銷改變至減損測試,但近來又有一派的聲音認為,應該再次引進商譽攤銷之會計處理,截至目前為止,所獲得之回饋意見仍相當分歧,支持和反對聲浪不相上下,預期IASB 未來對商譽之會計處理將進行不斷的研議與討論,以在此議題上取得共識。

三、無形資產之會計議題:

隨著疫情演進,數位商品、數位化發展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無形資產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像是品牌、智慧財產權與專利。許多地區商業型態從製造轉向服務為導向,有可能會導致服務型企業帳面價值與真正市場價值不一,公司價值沒有獲得妥適評估,IASB 主席Andreas Barckow 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及,希望在無形資產會計議題上有所作為,透過對IAS 38「無形資產」之討論與修正,提升無形資產價值真實性與透明度。

Q :IASB如何看待氣候變遷及ESG相關議題的影響?對於IASB成立ISSB及所發布的工作計畫及準則未來發展,您的觀察為何?

A:有鑒於環境、社會及治理(ESG)議題影響企業價值,資本市場需要評估個別公司面臨該議題而產生的風險與機會,因此產生對非財務報導資訊之需求。投資人及其他資訊使用者希望能有高品質的全球永續揭露準則,以滿足其資訊需求。投資人及監理機關希望IASB 能以市場導向之倡議為基礎,運用其制定會計準則的經驗,為全球資本市場帶來具可比性的永續報導規範。

IFRS 基金會董事會主席Erkki Liikanen 去(2021)年11 月初,於「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六屆締約國大會(COP 26)上宣布, 成立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 將基於公共利益,制定全面性且國際化的高品質永續揭露準則,以符合投資人之永續資訊需求,提供全球資本市場有關氣候變遷及其他永續議題之高品質揭露。

全文未完...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