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各國主管機關普遍面臨四大議題待解,一是老年化的人口結構,二是氣候變遷的永續挑戰,三是社會貧富不均,尤其全球化發展更嚴重影響財富分配,四是金融科技興起。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發展互利共榮,金融業主管機關的政策,將深切影響我國經濟走向。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黃天牧主任委員於日前就職致詞時提及,為了因應上述挑戰,金管會未來將以四大目標為主軸:強化金融韌性、推動金融創新、發展永續金融,以及落實普惠金融。
對此,會計研究月刊日前專訪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黃天牧主委,談及政策擬定的考量時,黃天牧主委解釋,綜觀全球金融主管機關,政策方向也均以此四個目標為主,反映著當前各國均面臨類似挑戰。為了落實政策四大目標,具體擬定了六大興利方案,作為金管會近期的政策方針,以下為黃天牧主委訪談摘要。
六大興利方案
方案1:公司治理3.0
1997年金融風暴之後,公司治理成為全球的顯學。我國從2013年開始,推動公司治理五年計畫,2018年接續三年計畫,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國公司治理已獲得國際組織的肯定。黃天牧主委表示,預計於今(2020)年8月底前發布之公司治理新版藍圖,重點將著重於永續ESG的揭露、股東行動主義、企業風險管理,以及國際化的資訊揭露與溝通。另外,對於國內外政府基金、保險、投信等機構投資人的「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也會持續進行深化,成為公司治理提升的推力。
上市櫃公司提升公司治理品質,對投資人的吸引力也會提高。2019年底外國投資人持有我國上市櫃股票比例約四成二,吸引他們在臺灣投資的原因,除了殖利率表現不錯之外,財報與交易制度透明度、對公司治理的重視,均是重要因素。黃天牧主委強調,公司治理也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和競爭力,因此未來當然要接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