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企業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永續資訊的橋樑,永續報告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聚焦永續報告書的編製重點,並分析證交所如何透過審閱機制,提升永續資訊品質。
近年來,全球在因應氣候變遷危機及追求永續發展的浪潮下,各界對永續資訊的揭露內容與品質愈加重視;投資人、金融機構等利害關係人亦期望企業能加強永續資訊揭露與治理,更深入了解企業面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風險與機會,以及相應的策略與行動,從而作出最佳的投資或融資決策,進而催化企業加速永續轉型。作為企業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永續資訊的橋樑,永續報告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軌國際之永續發展浪潮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永續經營的重要性日益突顯,企業在營運過程中除了營運財務績效之外,還需要更加注重ESG等因素對企業之影響。編製永續報告書的目的,不僅是履行社會責任,並可協助企業審視於商業活動和價值鏈關係中的重大永續議題,據以驅動營運升級及永續轉型,更重要的是積極回應投資者、消費者和其他利害關係人對企業ESG表現的需求和期望。
面臨全球化與永續發展的國際浪潮推動下,為喚起企業對永續經營的重視,在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的政策指導下,證交所發布的「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以下簡稱作業辦法)規定自2015年起採分階段要求特定上市櫃公司編製及公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21年起更名為永續報告書),自今(2025)年起全體上市公司皆需編製及公告永續報告書,據以強化企業非財務資訊之揭露。
截至去(2024)年12月12日止, 統計已有710家上市公司公告申報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含強制及自願編製,占全體上市公司之71%),其中已取得第三方確信意見者達461家(占已公告家數之65%),顯見企業對於永續資訊的重視,並持續加強與利害關係人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