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投資標的篩選面面觀

字級
  |    | 

過去兩年間,印尼獅子航空和衣索比亞航空的兩起波音公司737 Max 航機空難事件,引起了舉世關注。儘管仍處於調查階段,但隨著越來越多不利於波音公司的證據及報導浮出,其股價於去(2019)年3 月以來已下跌超過20%,損失金額達90 億美元,執行長也下台負責。更早之前,如Facebook 高達數千萬名用戶個資遭竊取分析並使用於政治用途,以及福斯汽車車輛排氣檢測造假等大眾耳熟能詳的事件,不僅造成企業股價大幅下跌,市值瞬間大量蒸發,同時還可能得面臨天價罰款與市占率顯著下滑的挑戰。

在非財務因素足以引發企業鉅額資產損失的年代,投資決策的考量不再侷限於財務績效,考量環境、社會與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ESG) 議題的責任投資,已逐漸成為主流趨勢。2019年全球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 Responsible Investments;PRI)的金融機構已超越2500家,所管理的總資產規模超過85兆美元;而就更積極的角度出發,企業兼顧ESG議題,甚或可以此結合永續趨勢及核心能力的創新及轉型,也成為投資人所重視的投資潛力。本文將初探責任投資策略及實例,並介紹篩選責任投資標的之原則。

責任投資策略介紹與應用實例

機構投資人一般會搭配不同的責任投資策略,與投資標的議合(engagement)並進行投資,本文將介紹最常見的負面排除、績優篩選/ ESG整合、依據國際準則篩選、永續型主題投資,以及議合與行使股東投票權等幾種。

全文未完...

欲閱讀全文,可訂購本期雜誌電子雜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您可以訂閱電子報,獲得最即時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