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區塊鏈新創產業興起,「加密資產」(Crypto Asset) 的使用率日漸提升,除作為投資的工具外,加密資產也正應用於企業的供應鏈中, 無論是持有比特幣(Bitcoins)、以太幣(Ether) 等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ies), 或其他各類代幣(Tokens),甚至企業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所或經紀商業務、挖礦業務等,企業都須瞭解這些資產的性質是什麼?其對損益、資產、稅務及關鍵績效指標(KPIs)有何影響?又該如何認列於財務報表當中?
加密資產的類型
廣義的加密資產可以區分為: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ies)與加密代幣(Token)兩大類。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及以太幣,通常與傳統的法定貨幣有一些相似之處,可用於交換商品或勞務,該等資產亦可持有作為長期投資、供交易或投機目的使用。
至於加密代幣, 是一種可使用分散式分類帳技術(DLT;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或區塊鏈電子方式儲存、移轉或交易的數位資產,加密代幣通常係透過首次代幣發行(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而產生,
儘管後續衍生證券型代幣發行(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 或首次交易所發行(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皆為企業藉由發行代幣以換取現金、加密貨幣或其他資產來籌措資金的手段。而加密代幣的發行則又區分為證券型代幣,以及效用型代幣,將於後逐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