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網路社群數位媒體應用多元且創新,成為詐騙集團施詐之媒介平台,尤其投資詐騙案透過「套、養、殺」三階段手法比傳統舞弊複雜,被害金額屢創新高。而審計準則裡的「舞弊」,與國家努力打的「詐」,兩種如何不同?
今(民國113)年8月7日, 刑事警察局宣布破獲一樁投資詐騙案(以下簡稱本詐騙案)。本案的加害人角色繁、人數眾,至少27 人;另一方面,被害人已知者有38人,財產損失逾新臺幣(以下同)4 億元。本案吸引媒體注意,爭相報導。近年,國家努力打詐,檢警調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偵查,惟雖如此,詐騙案的數目及規模卻仍持續攀升。考其原因,有:查緝困難、跨國合作不易、法規欠完備、判決刑度過低,更有:民眾獲利心切,但知識不足。這些知識, 包括辨識詐騙的知識,民眾若能辨識詐騙,才可及早提高警覺,採取因應對策。
本文旨在提供辨識詐騙的知識,說明投資詐騙的手法與辨識投資詐騙的紅旗。本刊的發行機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在制定審計準則,本刊是會計、審計的權威刊物,故本文應指出審計準則中的「舞弊」,與國家努力打的「詐」,不是同一回事,然後才提供有關投資詐騙手法與投資詐騙紅旗的知識。由於篇幅上的限制,無法在一篇文章中同時描述所有相關資訊,故將分上下二篇,上篇先指出「舞弊」與「詐」的不同,再說明投資詐騙的手法;下篇則描述投資詐騙案的紅旗警訊,讀者在知悉警訊後,才能及早辨識詐術,拒絕上當。